1.床單位的設置
臥床病人的床單位設置應盡量考慮病人的方便、舒適、安全等條件,床的寬度,視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習慣等而定,通常較一般用床寬10-30cm,床旁應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鏡、手表、收音機、梳子、小鏡子、痰杯等)之處。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鏡子,可提高臥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圍的環境,擴大視野,通過反光鏡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進居室內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過由臥床帶來的困難。
2.基礎護理
(1)晨間護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環和保持口腔衛生,使病人感到清潔舒適,有利于預防并發癥;能通過觀察疾病的進展情況,為診斷、治療和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內容包括:口腔、臉、手、足、皮膚、床單位的清潔,以及頭發梳理(男病人剃須)和按摩受壓處。
(2)晚間護理:可使病人舒適、清潔,促進睡眠。在晚飯后為病人作一次晚間護理。內容包括:除重復晨間護理內容外,給病人擦背與臀部、用熱水泡腳;女病人沖洗會陰、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狀應與指尖相同,足趾應平剪,剪后應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鋪.注意保暖。
(3)協助病人進餐:先排尿、洗凈雙手,用棉被或大枕頭托注病人腰部,雙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協助病人進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對于不能取坐位進餐者,可采用側臥位進食方法。
3.長期臥床病人主要合并癥的家庭預防護理
(1)主要合并癥: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瘡、靜脈血栓炎和繼發功能損害。
(2)家庭護理中的預防
1)預防功能損害體位的擺放
A.預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稱垂足畸形,下肢癱瘓者極易形成。足部應給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頭等物,使足與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預防跟膽攣縮。冬季保暖時,應注意到棉被對足部壓迫,可用支架或干凈硬紙盒支撐被子,避免壓迫足背。指導和幫助病人鍛煉踝關節,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
B.膝關節畸形的預防:膝關節下放墊子,可防止膝腫脹和關節過度伸展(膝反張),時間不可過長。每日數次去墊平臥,防止膝關節屈曲攣縮。
C 肩、髖部關節預防
a.平臥:肩關節下方放墊子,以防止肩關節脫位;腿、臀外側放毛巾卷,防止夠關節外展、外旋。防止床墊太軟,臀部凹陷,使得臀部長期處于屈曲位而發生屈髓畸形,一旦病人可以離床站立時,身體的額關節屈曲而不能站立。
b.偏癱病人健側臥:患側上肢內收于胸肘下放置墊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墊子;背后放置枕頭,防止軀干痙攣。
c.偏癱病人患側臥:患側上肢伸展位,健側上肢屈曲于胸,患側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墊子。
d.半坐位:兩臂離開軀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墊子,防止肩關節內收畸形8)。
D.運動鍛練:防止關節僵直、肌肉萎縮、廢用性變,這是保證康復期到來時關節活動的重要條件。生活中不使肌肉長期處于一種抑制狀態,根據病人的病情設定關節運動計劃。
a.被動運動;病人不能進行主動運動時,進行床上被動操的鍛練。
方法:各關節(上肢:肩、肘、腕、指各關節;下肢:髓、膝、踝、趾各關節);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活動順序由大關節至小關節;運動幅度(屈、伸、旋)從小到大;時間:各關節各方向運動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緩慢,手法輕柔,循序漸進同時配合按摩。
b.主動運動: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對不限制活動的部位都要保持活動,進行鍛練。因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是保持關節軟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預防關節面發生退行性變的有效方法。
運動內容:上、下肢各關節:按照生理活動范圍,鼓勵病人積極活動,作產L操;手關節: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關節: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屈活動。并經常保持手的精細動作的訓練,如書寫、用筷子進餐等動作。
4.口腔護理與預防呼吸道感染
臥床病人體弱、免疫力減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防御功能減低或減退,易發生吸人性、墜積性肺炎。長期臥床的慢性病人,口腔內的細菌攜帶者比。王常人多,口腔內的條件致病菌的攜帶率也比正常人高??谇皇遣≡⑸锴秩霗C體的途徑之一,口、咽部細菌的吸入是產生細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徑。
口腔護理中,要注意到刷牙與漱口的關系。對于臥床的病人,有時漱口比刷牙顯得更重要。因此,要求臥床的病人在就餐后(或喝牛奶、飲料后)一定要漱口;病重或吞咽有困難的病人(中風、腦癱、口腔內腫瘤術后)等,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自己不能漱口的病人,可在就餐后用飲水的方法代替漱口,必要時社區護土需親自做或指導家屬做口腔護理。漱口的方法是,含一口(大約10ml)溫開水用水沖洗牙齒上下及口腔的左右。漱口之后是刷牙,清潔牙齒面上和牙縫內的殘留物。刷牙后仍需漱口,目的是將齒面、縫內刷出的殘留物通過漱口,清出口腔(徹底清潔牙刷后,牙刷要向上放置保持干燥)。漱口,刷牙漱口后應飲一到二口溫水,以沖洗咽喉部,其目的是將該部位的細菌總數的數顯減少,是將細菌稀釋后吞咽至胃內由胃酸殺滅。夜間排尿后最好也能飲一到兩口溫開水,易感兒童及老人外出活動時間過久,回家后也應先漱口,再飲l~2口水,目的同上。如遇疾病限制飲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飲水總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飲水,達到清潔口腔、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5.皮膚護理防止褥瘡
對于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定時翻身和有具體的翻身計劃,白天每2小時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3小時翻身次。計劃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付以表格讓執行者記錄,以保證計劃的實施。夜間翻身可根據家屬或照顧者睡眠習慣,安排翻身時間,如家屬晚11點睡覺,可在睡前給病人翻身,晨2點前家中誰起夜,由起夜者再為病人翻身一次,5點前給病人翻身一次至天亮。翻身前應先拍背,囑其咳嗽,再讓病人飲溫開水l~2口,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了解皮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于受壓的骨突部位,作局部按摩或使用氣墊等措施以預防褥瘡。
對于在床上能活動的病人,視病情和耐受情況制定和指導自行翻身的護理計劃。計劃要切合實際,訓練要循序漸進。方法;白天利用晨起、早中晚飯前、午睡前后、夜間睡前的排尿時間進行翻身。夜間葉根據睡眠習慣和排尿次數增加1~2次。
6.大小便失禁病人的護理對策
長期臥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家庭護理中對感染性疾病應及時抗感染治療,做好心理護理必不可少(病人和家屬),基礎護理技巧也是很重要。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齡、病情、失禁的原因、時間(晨間、晚間)等,根據分析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
如果病人清醒,但虛弱無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可告知家人處理者,這類情況可通過觀察病人的二便規律,再根據規律設定安排二便護理計劃,做到有目的、有準備的主動護理,減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數。如果病人癡呆,小便失禁的處理也可參照上述方法,若效果不好,可在床上(對不穿內褲者)或內褲中的會陰部放置吸水墊子,材料可選用海綿類吸水力強的物品,外用純棉布包裹,以吸附尿液。使用該墊應及時更換避免尿液刺激皮膚引發皮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動,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護理,可在心理護理中應用積極的語言向導、鼓勵病人自我護理,減少家屬或他人的照顧。具體方法:可在床旁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專用便器(小巧、便利)。完成自我護理會使病人產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二便其他問題可參照家庭膀脫護理和腸道護理。
長期臥床病人的潛在并發癥及其預防
長期臥床患者,因身體素質差,常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重要臟器疾患,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在家用護理床出現前并發癥的預防會給家人及醫生帶來很多護理負擔,也很難有效預防這些并發癥的發生,而一旦發生后就會危及到親人的生命,家用護理床徹底為我們解決了這個醫學難題!
1. 墜積性肺炎
病人長期臥床,呼吸道分泌物排不出來,墜積于肺內,會導致肺感染。多功能護理床組合升降背的功能可以使患者達到一個端坐的姿勢: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保持呼吸道通暢促進痰液排出,定時拍背。每天定時用手替病人拍打背部,促進痰液排出。
2.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臥床病人下肢靜脈血回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靜脈,出現肢體腫脹、疼痛。血栓可以脫落,沿血管走行,造成重要臟器栓塞。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屈腿循環訓練(角度可調)可以進行腰、腿、腳肌肉、踝關節訓練,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化,肌肉的一個舒縮活動運動使肌肉反復收縮、舒張,象泵一樣,促進靜脈血流動,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3. 泌尿系統感染及結石
長期臥床病人全身骨骼脫鈣明顯,大量鈣鹽從腎臟排出。如飲水不多,鈣鹽易在腎臟或膀胱形成結石或引起感染。
多功能電動護理床一個側翻、端坐和長坐的姿勢及運動訓練功能可以使患者變化體位。防止鈣鹽沉積,減少結石發生。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病人,可定時協助翻身;截癱、偏癱、腦癱,在牽引或手術治療后可適當坐起。這些在防止并發癥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4. 褥瘡
長期臥床病人容易壓傷皮膚,形成褥瘡。老年人、截癱、偏癱、腦癱、行動不便的病人更容易發生,應特別注意。多功能家用護理床電動護理床可以充分發揮病人的主觀積極性。病人利用床的升降背、曲腿及側翻功能主動挺腰、抬臀,既有利于功能鍛煉,又能有效預防褥瘡的發生。還可以自動翻身、按摩。電動護理床協助病人定時翻身,以緩解骶尾部皮膚的壓力,有效預防褥瘡的發生。
多功能家用護理床對有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的家庭,來說是一次小投資,但對今后的生活及生命質量是一個質的飛越??!
長期臥床病人的飲食如何調理
一般由腦梗塞、腦溢血造成偏癱的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長期臥床者較多,其它也有外傷后造成脊髓損傷而長期臥床的患者。這些病人由于長期臥床,合理營養的供給對促進康復以及保持機體的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對飲食原則總的要求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豐富的無機鹽、微量元素、充足的水分、低鹽飲食。首先由于長期臥床容易發生褥瘡。意大利達曼諾教授的一項研究證明,褥瘡病人適當補鋅有助于褥瘡的愈合。另外臥床病人長期不能進行活動,鈣會從骨骼內漏濾進入血液中,使患者缺鈣造成骨質疏松。同時維生素A的生產也隨之減慢。維生素A減少免疫能力就會降低。因此應多吃些富含鈣與維生素A的食物,如肝臟、胡蘿卜、魚類、乳類、蛋類、豆類、綠葉蔬菜等以滿足機體的需要。
長期臥床病人易便秘、應注意盡量多吃些蔬菜瓜果和粗糧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每日飲水要充足,食物水加上飲水一般每日應在2500—3000毫升才能保證身體需要,不要怕病人大小便而限制病人的食量和水量。烹調方法要采用少油、清淡、易消化的低鹽方法,少用不用油炸食品,脂肪過多易引起吸收不良造成腹瀉。盡量采用軟飯半流質食物少量多餐為好。
長期臥床病人要注意提高免疫力
蛇口孫先生來電:父親70多歲,因股骨粗隆間骨折臥床休養,近日發現咳嗽、有痰,請問有什么治療、預防方法?
深圳平樂骨傷科醫院老年及股骨頭壞死科護士長樊永紅主管護師答:根據臨床護理經驗判斷,我認為老人的癥狀可能是因長期臥床引發肺充血水腫所致。長期臥床患者多為老年人,機體抵抗力相對較低,加之老年人中合并糖尿病者多,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使一些條件致病菌或原本致病性弱的細菌便乘虛而入,導致了本病的發生與發展。
所以,對長期臥床病人來說,要注意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要積極控制糖尿病,維持血糖正常水平,以降低發病率。長期臥床者呼吸道分泌物自身清理不徹底,會出現咳嗽、咳痰,嚴重者將會引起墜積性肺炎,常常出現發熱。
針對這些癥狀,我們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并防止老人因長期臥床而出現咳嗽現象:
1、體位引流:讓病人半臥位,手掌輕叩背部。拍背時,讓病人處于側臥位或坐位,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曲成杯狀,手腕微屈呈150°角,由外向內,由下向上,有節奏的輕輕拍打背部或胸前壁。拍打時,用腕力或肘關節力,不可用掌心或掌根,力度應均勻一致,以患者能忍受為度,每次3-5分鐘。通過拍背,可以使患者的支氣管、細支氣管內痰液因振動而產生咳嗽反射,同時還應鼓勵他們進行咳嗽及深呼吸,使痰液由小氣管到大氣管,并咳出肺部積聚的痰液。
2、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3000ml,特別是天氣干燥的秋季,患者更應多食梨、馬蹄等清肺生津的水果。
3、清潔空氣:在病床上大、小便會污染病房中的空氣,因而,每天應該使病房自然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給老人保暖,避免受涼。
4、指導病人做呼吸操:深吸細呼,吸時要深,不宜用力,呼氣時將嘴收攏像吹口哨形狀,鍛煉肺功能,增加肺活量,有條件的也可做霧化吸入,一日兩次。
希望這些方法能改善你父親咳嗽癥狀,如果癥狀改善不明顯,應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