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養老院 老人冬季多喝水,有益預防突發老年病
老人冬季多喝水,可以降低老人血液的粘稠度,有益于預防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冬季是老年人疾病的多發季節,老年人在這個季節由于寒冷,致使身體的各種功能有所下降,即使說冬季是老年人的“夙敵”也不為過。
沈軍曾在《中國食品報》上報道過,老年人體內水分不足,即中醫說的“津液不足”,不僅會在血液總容量上有所減少,而且會使血液粘性增大,濃度增高,尤其是在清晨更是出現這種現象。老年人缺水會導致血流量減慢,新陳代謝不暢,體內廢物堆積,加重心臟負擔,易突發心肌梗死、腦血栓、高血壓等。
脫水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現象,他們的口渴反應遲鈍,功能狀態降低,活動能力受限,主觀上減少了水的攝入以及生活上的不便,加上腎濃縮能力的降低和某些藥物的作用,使他們有發生脫水的危險。這種情況更主要跟水的攝入量有關而不是水的丟失量有關。
老年人服用藥物比較多,這些也會導致身體缺水。由于缺水,使得老年人機體細胞內液更趨減少,水電解質代謝發生紊亂,誘發各種老年性疾病,所以70歲以上的老年人千萬別因為冬天寒冷而不喝水,每天都要補充充足的水分。
老年人的口渴反應和水的攝入調節降低,口渴反應受損和水攝入量降低可能隨衰老而變化,是中風、認知障礙或內分泌功能障礙等病理過程的結果。它與跌倒、尿道感染、牙病、費支氣管疾患、腎結石、癌癥、便秘和認知障礙功能危險的增加有關。而且脫水是老年人死亡率的獨立預測指標。理想的情況是能夠預防脫水的發生,但是如果脫水發生了就予以治療。
老年人冬季要養成自覺飲水,并以喝白開水為好,溫度在20攝氏度到25攝氏度為最理想。這樣就能夠提高老人體內骨脫氫酶的活性,減少肌肉組織中的乳酸成分,使人不易感到疲倦。有些老年人在冬季不適應涼開水溫度,可自行提高溫度,但不要太熱。
一般來說,老年人的睡眠質量都不是很好,晚上再上幾次廁所,那睡眠就更不好了。因此許多老年人怕晚上起床影響睡眠,睡前都不敢喝水,其實,這樣對身體健康不利。
首先,老人膀胱萎縮,容量減少,不飲水照樣起來排尿。其次,老年人晚間睡前不飲水,可導致血液濃縮、血液粘稠度升高和血小板凝聚力亢進,從而使體內血栓形成。對于老年人或患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人,晚間睡前飲杯水,可以預防致死性梗塞。
半夜,老年人由于腎臟收縮功能減退,夜間尿多,易導致體內缺水,易使血液粘稠,心腦血流阻力加大,易引起心腦血管病變。對于心腦血管病的老人來說,因血管內膜發生變化,血液粘稠性偏高,易形成缺血性腦中風,夜間缺水更加大了這種危險。因此,半夜飲水非常重要。
建議進入冬季,老年人一定要加強飲水的攝入量,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健康的度過這個老年疾病的多發季節。